当前位置:半夏时光>都市言情>重回1981小山村> 183:山珍和毒物
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183:山珍和毒物(1 / 2)

三人转道上了林子里的小路,前面的枯木上蹲着的一只猫头鹰,被调皮的大黑冲上去,惊得跌跌撞撞的飞到另一颗大树上继续打瞌睡。

猫头鹰大多习惯夜晚活动,白天活动的时候,飞行起来颠簸不定像醉酒的人一样。

路边的石头上长着不少石松,翠绿的石松丛中还有开着一朵朵黄色花儿,散发着阵阵清香的野花。

周怀安上前看了几眼,“燕儿,这东西长得和我们在树上弄下来的石斛有些像,是同类的另一个品种么?”

杨春燕点点头,“这叫细叶石斛又叫黄草,有滋阴养胃、清热生津、润肺的作用。”

周一丁看了一眼,“从这到上面都有,扯了背着上山多重啊,我们还是回来的时候再扯回去?”

周怀安:“燕儿,一丁说的对,这里离院子近,回来要不了多久就弄回去了。”

“好。”

三人又往上走,大黑和大黄激动的冲了上去,一阵“察嘎嘎”惊叫声传了过来,三人看到几只银鸡扑打着翅膀飞上了附近的枝头。

银鸡是当地人的叫法,它们的学名叫白腹锦鸡,雄鸡身上的羽毛如彩虹般绚丽,拖着长长的尾羽,飞起时姿态轻盈,像一位体态优雅的仙子。

雌鸡的羽毛颜色以深棕褐色为主,后颈部有黑白色斑纹,腹部也是白色,不过看上去没那么明显,尾羽也不长。

依旧是雄鸟比雌鸟漂亮。

“汪汪汪……”大黑和大黄还不死心的在树下狂吠。

周一丁轻轻踢了大黑一下,“叫个屁啊,有本事爬树上去抓一只下来啊?”

“除了尾巴就是骨头,抓下来也没啥吃头。”周怀安见尾羽好看扭头看向杨春燕,“燕儿,弄几根羽毛回去插瓶子里咋样?”

杨春燕摇头,“不要,死物哪有活的好看。”

周怀安:“对,还是长在尾巴上好看。”

几人继续往前走,杨春燕在路边找到十几颗天南星,还挖到几块一等重楼。

三人很快就到了那片竹林,这时天已经亮起来了,四处的景物愈发清晰。

竹林里的夏笋已经冒头,还有几丛竹子已经枯死了。

杨春燕忽然看到前面的枯竹丛中有几丛白色的东西,忽然想到一种美味的菌子,竹荪!

杨春燕疾步走过去,在竹林里就看到几朵刚刚开出来竹荪,灰绿色的菌帽、雪白的圆柱状的菌柄,粉红色的蛋形菌托,在菌柄顶端有细致洁白的网状裙子从菌盖向下铺开。

高兴的冲周怀安招手,“你们快来看,竹林里长竹荪了。”

竹荪又名竹笙、竹参,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种隐花菌类,形状略似网状干白蛇皮。

竹荪乃是山珍之首,是长在竹子根部的一种天然食用菌,竹荪形态优美、营养丰富、口感特别鲜美,被誉为“山珍之王”、“菌中皇后”之美誉。

竹荪多在晴天的早晨开伞,中午柄长到一定高度时即停止伸长,菌裙渐渐由盖内向下展开,下午菌盖孢子成熟并开始自溶,滴向地面,同时整個子实体萎缩倒下。

中医认为竹荪味甘、微苦、性寒,脾胃虚寒之人不要吃得太多。

周怀安快步走了进来,见后也很高兴,“哟~这东西可不常见,弄回去炖野鸡刚合适。”

杨春燕点点头,“要不是接连几个晚上都下雨,还找不到呢!”

她说着先摘掉竹荪菌帽,将食指伸进菌柄和伞柄的接合处捏住菌杆,用竹片将竹荪撬了起来。

“馋货,滚远点,这东西不是你吃的。”周一丁赶开想上前扒拉竹荪的大黑,也上前帮忙。

三人在林子里转了一圈,捡了有二三十朵竹荪,继续往上走。

突然大黑和大黄一起冲着前面狂叫起来。

“眼镜蛇!老幺,嫂子赶紧往后退!”走在前面的周一丁边说边端起了手中的枪。

周怀安立马端起了手中的枪,“燕儿,你赶紧后退。”

“你们小心点。”

杨春燕退后探头一看,一条眼镜蛇竖着身子,用阴冷的目光看着两条狗子。

大黑和大黄的身体前压,前腿绷紧并张开,嘴里发出“呜呜”地怒吼声,和眼镜蛇对峙。

周怀安和周一丁同时举起了手中的枪,扣动了扳机“砰砰”几声枪响,眼镜蛇的头和身子被打爆,断成两截的身子还在地上不停扭动。

三人看着,觉得汗毛都竖起来了。

危险解除,两条狗子才放松下来,绕着变成两截的蛇身转了几圈,才回到了周一丁身边。

杨春燕觉得天热后在山里行走真的要小心谨慎,一不小心就会遇到这些冷血动物。

可惜的是蛇胆的位置被打爆了,不然送到宁安可能还可以卖十来块钱。

“燕儿,没事了。”周怀安说着上前一脚将断成两截的蛇尸踹飞,“踏马的,这么早就钻出来了。幸好有狗子在前面吸引它,不然我们连端枪的机会都没有!”

周一丁点头,“你们以后进山必须得带条狗子,不然谁也不晓得前面会遇到啥东西!”

周怀安摸摸大黑脑袋,“回去弄点好吃的犒劳它们一下。”

大黑和大黄立马扭头一脸谄媚的看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