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半夏时光>历史军事>再造大汉:开局尚书抢我做女婿> 第109章 论功行赏(一)
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109章 论功行赏(一)(1 / 2)

一个月后谢玄班师回朝。

此时,新年已经过去,太元这个年号也随着桓冲的驾崩戛然而止,今年已经是建业元年了。

大将军谢石回朝,建康城内锣鼓喧天,皇帝亲自郊迎。

谢石领头,身后是谢玄,谢琰两兄弟,再后面就是此次北府军的六位主要将领,刘牢之,刘裕,田洛,诸葛侃,高衡,何谦。

八万兵马只有刘牢之麾下的五千人作为代表,接受皇帝及建康众臣的检阅,再后面就是挑挑拣拣押回来的秦军俘虏了。

去年还是皇四子的桓熙,经历了一系列复杂的权利斗争,终于在今天作为楚国的皇帝,站在谢石面前高贺凯旋。

皇帝出行的雅乐结束,谢石拱手抱拳,口中高声道:“臣谢石,拜见皇帝陛下。”

后面的众人则单膝下跪向皇帝行礼。

刘裕偷偷观看,皇帝不过20多岁,身材还算高大,穿着一身玄色衣袍,上面绣着繁复的金龙纹样。头戴皇帝的九冕旒,让人看不清表情样貌。

“谢大将军快快请起。”

皇帝的声音钻入刘裕耳中,声音有些尖利,听起来不是很舒服,不过语气中高兴的情绪还是非常充沛的。

“多谢陛下。”谢石缓缓起身。

“幼度将军,瑗度将军,两位也快快请起。后面的众位将士,免礼。”皇帝看向谢石身后再次道。

“多谢陛下!”后面的将士声音齐整,这都是在建康郊外演练过很多遍的。

从皇帝的称呼就能看出来淝水战胜后谢氏的地位,称呼谢玄谢琰都是表字,谢石更是只称呼一个姓氏。这完全不像皇帝称呼臣下,倒像是下级称呼上级。

当然也可以说是皇帝在向谢氏示好,反正意思差不多。

等所有人起身,皇帝上前给谢石的铠甲解开皮扣,这就代表皇帝为你卸甲了,什么甲胄在身不能全礼的话就别说了。

旁边的近侍为谢石取下铠甲,谢石再次谢恩。

搀起躬身的谢石,皇帝对着后面的谢玄谢琰依样施为,两人同样躬身谢恩。

本来到这里皇帝的表演就算结束了,没想到桓熙继续走向谢玄身后,伸手解开刘裕的甲胄上的皮扣。

这段戏就是没有演练过的了,刘裕也不知如何应对,只好学着前面的谢玄再次躬身道:“臣刘裕,谢皇帝陛下卸甲!”

听见刘裕谢恩,皇帝笑着道:“哈哈,朕知道你,幼度将军的高足,‘三阿铁壁’刘德舆!”

这下刘裕就不知该怎么做了,只好再次躬身道:“多谢陛下,臣微末之功,不足陛下挂怀。”

听见刘裕回话,皇帝再次大笑,拍着刘裕肩膀道:“好,不骄不躁,虚怀若谷,以后卿当为一代名将!”

“谢陛下夸赞,臣当鞠躬尽瘁。”刘裕再次下拜。

跟刘裕寒暄完,皇帝又向刘牢之走去,刘牢之本来就有些泛紫的脸,因为兴奋已经变成了灭霸的脸色。

“陛下,时间不够了,切勿错过吉时啊。”身边的近侍小声提醒一句。

桓熙闻言只好停下脚步,收起自己的表演欲望,转身再次回到御辇之上。

“起驾~”

随着内侍尖利的嗓音,乐队高奏凯乐,众将士齐声高唱凯旋之歌。

随着皇帝车驾,前军一千人押着俘虏进入南篱门,剩下的人马就地驻扎。

不论是此时的建康,还是后世的南京,刘裕都没有来过,过了南篱门就是大名鼎鼎的长干里,李白著名的《长干行》二首就是描写这里的,

其中最出名的就是:“郎骑竹马来,绕床弄青梅。同居长干里,两小无嫌猜。”成语‘青梅竹马、两小无猜。’就是出自这里。

一路上人声鼎沸,无数百姓涌上大街观看大军凯旋,看见雄壮威武的北府兵军士,纷纷鼓掌叫好。

队伍中间的俘虏队伍,被愤恨的百姓痛骂。还有不少人拿出自家的烂菜叶子,臭鸡蛋扔向秦军俘虏。

“哗啦。”一盆脏水从街边的窗户上浇下,打湿了战士的衣服。

战士正要怒骂,楼上传来道歉声:“对不住,对不住。小弟想起家人皆死于淮北,忍不住怒火攻心。这是一两好银,赔偿军爷的衣物。”

接住楼上扔下的银两,战士的怒气也就平息了,抬头道:“街上人多,若是想要出气,尽可前往西市观看行刑,不要再做这等事情了。”

“好嘞,多谢军爷。”

刘裕同样左右观看,原来古代的街道也可以如此繁华,琳琅满目的各种商品汇集,店铺的幌子鳞次栉比,等到了朱雀门前不远,刘裕突然看见西面一座豪华的木楼。

田洛同样看见了,转头笑着对刘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